外国语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的建设 | 学科建设 | 科研合作 | 学生工作 | 教学培训 | 校友风采 | 审核评估 | PUE创业实践区 | 资料下载 
请输入搜索信息: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正文
外国语学院简介
2025-03-11 16:17  

外国语学院由原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的外语系于2004年7月合并组建,现为江西省外语学会副会长单位、江西省大学外语教学协会副会长单位、江西省文艺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和江西省翻译协会理事单位。

机构设置学院下设办公室、教学科研管理科、学生管理科、党建与思政教育科、语言实验教学中心5个职能科室,英语专业教研室、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日语小语种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教研室7个教研室,以及博士工作室等教学科研机构,开设有英语、商务英语、日语三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666人。

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9人。博士22人。兼职硕导4人,江西省省级高级人才3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九江市“双百双千”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双师双能型教师119人。1人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10人次入选学校“百人计划”。

教学设施学院拥有自主学习实验室、商务英语实训室、语言情景教学中心、智慧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良好的教学设施。学院资料室现有藏书7000余册,中外文期刊90余种。

办学特色外国语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弘扬教育家精神,夯实培根铸魂育人,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外语特点,坚持“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讲好中国事”的办学宗旨,秉承“外显精气神、语藏锦绣文”的院训,聚焦党建、学科、课程、平台、服务五大建设,形成了“五聚焦五赋能”育人新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水平、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对内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突出贡献。

 聚焦党建引领,赋能时代新人培养

学院党委以全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动力,聚焦党建引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筑牢思想根基,赋能培养时代新人。以“红外线”党建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红色资源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

在党建引领作用下,学院党委先后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党组织”,学校首批党建标杆学院,并被列为江西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开展的《青春心向党·红外线追光研学》《大江安澜》《红军餐里有真味》等思政活动被中国网、江西日报、学习强国九江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累计报道10次。《“红细胞行走课堂”思政实践育人的新时代探索》获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重点立项。

 聚焦学科建设,赋能专业人才培养

学院大力加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形成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2个学科方向,形成3个稳定的教科研团队。“英语语言文学”作为学校重点培育的学科方向,目前正为早日获得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而努力奋斗。

聚焦学科建设,认真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省级专业综合评价、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及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课程、师资、教材、测试、就业五要素,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英语专业与地方中学构建协同提质共同体,促进大学与中学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商务英语专业以“三融铸三有”为理念,构建“三业激三创”课程体系,建立“UI3+VBE”双平台,持续赋能培养专业人才。

学院专业建设稳中有进。英语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并获专业综合评价四星级,日语专业在全省综合评价位列中上游,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学位授予审核评估。

聚焦课程建设,赋能外语人才培养

聚焦课程建设,积极探索和研究“外语+”思政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运用,有力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稳步前行。

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邀请专家开展课程思政讲座,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等,推进大学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各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英文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英文版)》等内容及时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专业课中有效融入《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内容。

顺应数智化发展的潮流,学院通过课程设置、智慧教室建设和AI工具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元的学习体验。推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现代教学方法更新,促进“三进”课程思政、现代科学技术与外语专业教学互融互促,赋能培养新时代外语人才。

学院教师获得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立项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7门,校级一流课程立项7门,校级校企合作课程立项1门,校级《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1个,思政类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类省级教学竞赛奖5人次,校级教学竞赛奖12人次。学生英语作品《深耕红色文脉,讲好八一故事》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红色专项三等奖和江西省赛区一等奖,《我和我眼中的非遗——瑞昌剪纸》在首届“高教社杯”全国高校(本科)“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全国优秀作品一等奖。

聚焦平台建设,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聚焦教研赛创平台建设,积极为师生提供外语教学研究、实践历练和理论应用平台。建有“新语堂”讲坛、“语翼轩”外语角等教研赛创平台,鼓励支持师生坚持融合“教、学、研、赛、创”。

教师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3项,省级课题50余项,校级各类课题30余项,国家级横向课题90余项,经费100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2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发表在SSCI、CSSCI刊物上。获江西省社会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获授权专利10余项。学生在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高教社杯”全国商业英语辩论大赛、“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0多项。

 聚焦服务建设,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院聚焦服务建设,积极开展校政地企行合作,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增强国际影响力;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积极服务大国外交,赋能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学院主动与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接,探索“校政地企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共同发展。组织学生参与海外研习和国际学业交流活动,展示中国的文化和教育成果,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先后选派师生任美国、柬埔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和汉语教师志愿者,致力于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新时代新征程,外国语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攻坚克难,落实学校“3353”发展战略,谱写外院育人新篇章!


关闭窗口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