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的建设 | 学科建设 | 科研合作 | 学生工作 | 教学培训 | 校友风采 | 审核评估 | PUE创业实践区 | 资料下载 
请输入搜索信息: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专业介绍>>正文

九江学院2025年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招生

2025-03-13 14:59  

一、专业简介

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是一门融合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专业。本专业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将数字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深度融入教学与研究之中,以适应数字教育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新需求。

依托我院省级一流英语专业课程的坚实基础,本专业通过资源的优化整合,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平台。我们致力于培养拥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熟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创新理念,具备良好的校园文化适应能力和教师岗位胜任力的外语教育“准师资”:职前教师将深入学习英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深入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工具等,以及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职前教师在不同校园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适应能力,为胜任中学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二、培养目标

(一)目标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九江、面向江西、辐射全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目标,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能熟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智慧教学工具优化和创新教学过程,能理解英语学科与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在联系,能够整合多学科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掌握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和实施教学,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基本方法,并能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教育事业贡献新思路和新动力。

(二)预期达到目标

培养目标1 [职业素养与师德]:培养学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深厚的教育情怀。以“四有”好老师为职业理想,将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并在智慧教育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培养目标2 [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基于学科素养和中学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探索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并在智慧教育环境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培养目标3 [育人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具备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践行全程育人、立体育人、科学育人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方法。运用英语学科知识、课程思政、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进行学科育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并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平台,提升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培养目标4 [专业发展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制定清晰的专业发展规划,聚焦中学英语教育前沿和热点,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在实践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坚持持续发展,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并在智慧教育领域中,不断探索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教育创新。

三、学制、学分与结业要求

学制1年,共14学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核合格后,可获得九江学院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学习证明书。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共设置8门课程(共288学时,其中理论144学时、实践144学时)。独立开班,每学期集中在周六上课。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考核

方式

开课

学期

周学时

起止周

授课单位

讲授

实践

线上

线下

微格教学(C)

1.5

32

16

16

32

考核

2025-2026(1)

4

8-16

外语

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2.5

48

32

16

48

考试

2025-2026(1)

6

8-16

外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分析

2.5

48

32

16

48

考核

2025-2026(1)

6

8-16

外语

智慧课堂教学应用

1.5

32

16

16

32

考核

2025-2026(1)

4

8-16

教育

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C)

1.5

32

16

16

16

16

考核

2025-2026(1)

4

8-16

教育

数字化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

2

48

16

32

48

考核

2025-2026(2)

6

8-16

教育

英语教学技能实训

1.5

32

16

16

16

考核

2025-2026(2)

4

8-16

外语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Q)

1

16

16

16

考核

2025-2026(2)

2

8-16

外语

总计

14

288

144

144

16

272

考核

五、课程简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简介

1

微格教学(C)

该课程是一门专门针对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学生设计的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模拟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控制的情境下实践教学技巧和策略。该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ing),学生将有机会在小组环境中扮演教师角色,进行简短的教学实践,同时接受同伴和指导教师的反馈。

2

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该课程是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本课程结合当前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教学实践,系统地介绍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

英语教学技能实训

该课程是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中一门关键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提升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各项专业技能。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课程规划能力、评估与反馈技巧,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分析

该课程是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刻理解和教材分析的能力。本课程将引导学生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分析教材内容,以及评估教学材料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将来在教育领域的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5

智慧课堂教学应用

该课程是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中的一门前沿课程,专注于探索和实践智慧教室环境中的教学策略和技术应用。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来优化和创新教学过程的能力,以及评估和选择适合智慧课堂的教学工具和资源的能力。

6

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C)

该课程是是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中的一门创新课程,旨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创客文化的实践精神,培养学生在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以及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将引导学生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理解创客教育的理念,并在实际项目中实践这些概念。

7

数字化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

该课程是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中的一门关键课程,专注于培养学生设计和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能力。本课程将引导学生理解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理论基础,掌握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并实践开发过程,以适应数字化时代教育的需求。

8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Q)

该课程是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中的一门应用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本课程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的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模拟,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和班主任工作技巧。

六、教学团队简介

姓名

出生

年月

学历

职称

职务

主要从事专业

授课课程

所在单位

周志高

1972.10

研究生

教授

院长

英语

微格教学(C)

外国语

学院

张文锋

1979.02

研究生

讲师

教研室

主任

英语

英语教学

技能实训

外国语

学院

贺林茂

1968.09

本科

教授

教师

英语

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外国语

学院

刘洋

1978.11

研究生

副教授

教师

英语

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外国语

学院

张秀峰

1982.04

研究生

副教授

教研室

副主任

英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分析

外国语

学院

张曦月

1983.11

研究生

副教授

教师

英语

英语教学

技能实训

外国语

学院

余小芳

1981.09

本科

讲师

教师

英语

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外国语

学院

林程

1980.04

研究生

讲师

教研室

副主任

英语

英语教学

技能实训

外国语

学院

叶牡丹

1984.05

本科

讲师

教师

英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分析

外国语

学院

黄莉

1981.11

研究生

副教授

教研室

副主任

教育技术

智慧课堂教学应用

教育学院

张立龙

1986.02

研究生

副教授

教研室

主任

教育技术

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C)

教育学院

冉丛林

1978.11

研究生

讲师

教师

教育技术

数字化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

教育学院

涂嫦、刘书含

1978.03/1986.11

研究生/本科

副高级/中级

教师

英语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Q)

九江市第十一中学

七、招生对象及选拔方式

(一)招生计划

2025年招生人数为20人,最低开班人数20人。

(二)招生对象及要求

1.招生对象:九江学院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热忱欢迎对语言、教育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怀有浓厚兴趣,渴望在外语教育领域开展跨学科学习与实践,积极探索外语教育与智慧教育融合新路径的大二、大三学生踊跃报考。

2.招生要求:

(1)学术背景:在选拔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术背景,尤其是外语学习经历和成绩,以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和学习外语教育的基本能力。我们期待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展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优异的成绩,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技术能力:鉴于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对技术应用的高度重视,在选拔时会全面评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我们期望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网络资源检索和简单的编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为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3)创新思维:选拔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在未来教育实践中应对各种挑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学生能够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选拔方式

1.个人申请:要求申请者提交个人申请,阐述他们选择智慧外语教育微专业的原因,以及他们的职业规划和个人目标。

2. 推荐信:亦可通过推荐信了解学生的学术和个人品质,以及他们适应跨学科学习环境的潜力。

3.外语水平考察:调阅学生英语课程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基本的学术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跟上专业课程的学习。

4. 面试:面试是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领导潜力等。

5. 作品集或案例分析:对于有相关经验的学生,亦可提交作品集或进行案例分析,以展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8312062 ;地点:香远楼224

杨老师;电话:8312062 ;地点:香远楼224

关闭窗口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