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一共五人,均为经验丰富的相关课程授课教师,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
冯韬:课程负责人,副教授职称,担任课程交替口译,同声传译,商务英语口译。出版专著一部,论文发表于EI,CSSCI,核心等国内外期刊,获得2020年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
王萍:副教授职称,担任英汉口译基础,交替口译,口译等课程。出版专著两部,论文发表于SCI,核心等期刊,获得2019年九江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二等奖。
赵宋文:讲师职称,教授课程口译,英语演讲,同声传译,视译。2021-2022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江西省决赛三等奖.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比赛江西省决赛一等奖
于霞:讲师职称,担任的主要课程 为大学英语和英语视听说。主持一项校级课题结题,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项目结题,其中一项为省社科重点课题。在北核及学报先后发表论文2篇。主讲的大学英语思政课被人民网报道。
郭思霈:助教职称,担任的主要课程为英语演讲。获得2021年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比赛第一名,2021年九江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文科组第一名,2022年江西省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
交替口译 |
课程类型 |
○综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 |
课程性质 |
●必修○选修 |
学时 |
|
学分 |
|
教学方式 |
●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 |
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2.1育人理念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关于英语使用技能方面有间接联系。此外,该课程也能加强学生考试过级能力。尤其是在听力部分,对学生有直接帮助。
作为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增加语言的话语内容,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看待问题和理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育人目标
交替口译课程一共十四个单元。有两个主要目标。其一是通过听力练习,翻译练习以及笔记练习广泛学习当下各个领域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等,主要学习视译技巧,口译技巧,笔记法技巧以及公共演讲能力。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 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二是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爱国情怀等方面寻找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元素,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情怀,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法制概念。
三、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章节 |
专业知识点 |
思政元素 |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方式 |
1 |
Memory in interpreting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案例分析 思政内容融入练习材料 |
2 |
Note-taking in interpreting 1 |
一国两制1 |
政策解读,练习 |
3 |
Note-taking in interpreting 2 |
一国两制2 |
思政内容融入练习材料 |
4 |
Figures in Interpreting |
改革开放 |
显性内容与隐性价值结合 |
5 |
Public speaking skills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政策解读 思政内容融入练习材料 |
6 |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
中西方民主差异 |
案例分析 |
7 |
Source language in interpreting |
民族凝聚力 |
思政内容融入练习材料 |
8 |
Themes and dieas in interpreting |
中西方防疫对比1 |
案例分析 |
9 |
Discourse analysis |
中西方防疫对比2 |
政策解读 思政内容融入练习材料 |
10 |
Reformulation in TL |
百年未有之大变革 |
显性内容与隐性价值结合 |
11 |
Coping Tactics in CI |
解读防疫政策1 |
案例分析 |
12 |
Preparation for interpreting |
解读防疫政策2 |
思政内容融入练习材料 |
13 |
Professional Ethics |
国际局势1 |
案例分析 美元霸权 |
14 |
Quality Assessment |
国际局势2 |
案例分析 地缘政治 |
15 |
Review 1 |
复习课1 |
复习1-7周内容 |
16 |
Review 2 |
复习课2 |
复习8-14周内容 |
四、代表性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一)案例1基本信息
1.案例命名
"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结合当前台湾问题的口译笔记法训练
2.对应章节
第二章Note-taking in interpreting 1一国两制1
第三章Note-taking in interpreting 2一国两制2
(二)案例教学目标
1.价值引领
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的第三份白皮书。白皮书再次明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最终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的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近些年来大幅提升,中国人民期盼国家统一的心情更加迫切,推动国家统一的条件也更加成熟。
课程以上述背景为出发点设计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地缘政治介绍,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香港澳门的成功案例,以及对待台湾问题的正确态度。
2.逻辑联系
本章节从技术层面上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口译笔记法能力,让学生能自主设计口译符号体系,灵活运用多种体系完成实践操作,熟练掌握基本格式和应变技巧。能够充分利用好“图画”,“数学符号”,“标点符号”,“缩写”等等高效的记录方式。并最终将笔记与短时记忆相结合,完成源语输入—记忆分析—笔记—目标语言输出。
(技术材料)
本章节从思政层面上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作为当代青年口译员需要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这也是口译员本身的职业素养硬性要求,在学习之后,学生能够深度理解一国两制对统一台湾的重要性,在应对相关内容翻译口译的时候能够做到从容准确。课后能够持续了解国家政策,多关心国家发展,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锻炼自我,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思政材料)
(三)案例主要内容
1.内容选取原则
案例选自真实讲话和新闻。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了解真实情况。符准符合职业发展要求原则,与学科专业相关性原则,结合热点时事对比原则和注重家国情怀培养原则。
2.案例撰写原则
(1)准确性原则:
案例均选自真事讲话与新闻,并在练习之前做背景讲解,或者提供相关阅读,避免信息过于片面。
(2)实用性原则:
案例在练习中可以直接给学生提供相关口译经验,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3)时效性原则:
案例均出自2020-2022两年内的素材内容。确保时效性。
(四)案例教学设计
1.案例导入
通过事件导入案例: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同时,全球多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发表声明,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美方侵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2022年8月2日晚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续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在台岛北部、西南、东南海空域进行联合海空演训,将在台湾海峡进行远程火力实弹射击,在台岛东部海域组织常导火力试射 [11] 。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解放军重要军事演训行动进行,并组织实弹射击 [30] 。8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实施制裁。
结合相关新闻视频,介绍佩罗西窜访台湾省的事件以及后续影响,引入新闻案例进行笔记技巧讲解。
2.教学方法
(1)教学形式选择
课堂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在课前布置调查作业,鼓励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资料,讨论事件影响和可行的应对措施。用探究式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刻的更主动的去了解台海紧张局势。
在学生了解背景知识且具有自己观点之后,在课堂上通过新闻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并且采取课堂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完成新闻稿翻译口译任务。在大篇幅的稿件中讲解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和技巧。让思政内容和课程内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除了课堂上对多媒体的应用,课程还要求学生建立qq群组进行讨论,并组织线上讨论会,通过腾讯会议开展线上练习。
(3)考核评价方案
课程通过形成性评价方案,让学生代表记录课外训练情况,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并进行评价总结。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回答课程体验问卷。以此总结出课程效果。
(一)案例2基本信息
1.案例命名
解读防疫政--口译笔记法训练
2.对应章节
11章Coping Tactics inconsecutiveinterpreting.
(二)案例教学目标
1.价值引领
中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的原则。在应对新冠疫情威胁时,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采取了严格且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权。近期,中国政府又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成果。
课程以上述背景为出发点设计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国内国际疫情以及防疫措施介绍,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呢详细解读防疫政策,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后疫情时代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
2.逻辑联系
本章节从技术层面上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实战演练让学生掌握应变技能,学会在口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语言准备、心理准备和相关主题知识的准备。但是无论准备多么充分,在口译现场都难免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这时一定要沉着冷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处理措施。
本章节从思政层面上的教学目标为:深层次剖析自2020以来我国防疫政策从清零政策到如今动态清零的优惠政策。尤其是我国最近我们疫情防控优化之后,确实出现了比较大范围的感染增长,有些人担忧就过渡出现了许多负面解读。因此我们更需要从课程中让学生自主分析理解国家政策的意义。而动态清零措施如同口译员的应变能力,都是随着情况变化而寻找最优解的过程。课程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来实现政治层面与技术层面的挂钩。
(三)案例主要内容
1.内容选取原则
案例选自真实新闻。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了解真实情况。符准符合职业发展要求原则,与学科专业相关性原则,结合热点时事对比原则和注重家国情怀培养原则。
2.案例撰写原则
(1)准确性原则:
案例均选自真事讲话与新闻,并在练习之前做背景讲解,或者提供相关阅读,避免信息过于片面。
(2)实用性原则:
案例在练习中可以直接给学生提供相关口译经验,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3)时效性原则:
案例均出自2020-2022两年内的素材内容。确保时效性。
(四)案例教学设计
1.案例导入
通过事件导入案例:自2019年底开始,经过近三年的对决,作战双方的力量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明显变化。当前,全球多项科学研究都显示,相比于疫情暴发初期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明显减弱。而中国作为最早迎战新冠疫情的国家之一,目前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筑起了比较坚实的免疫屏障。与此同时,中国在与病毒的不断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药物研发、医疗和物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国民众对病毒的态度也更加泰然。可见,中国迎来了一个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的关键“窗口期”。
结合相关新闻视频,介绍早期防疫政策的目的和成效
2.教学方法
(1)教学形式选择
与大多数思政内容植入方式相同,课堂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在课前布置调查作业,鼓励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资料,讨论事件影响和可行的应对措施。用探究式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对抗疫情的相关政策
因为这一章节内容的特殊性,让学生学会“变通”只能在多变的环境下进行大量训练。因此课程主要教学方式都是围绕训练二字而展开。将学生分为多个三人小组,轮流担任口译任务,另两位同学分别用中-英语探讨防疫措施以及防疫效果,在不确定具体交谈内容的前提下训练口译中的应变能力。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本章节内容需要大量训练,学生需要在课后继续维持三人小组展开线上训练,以同样话题进行讨论和轮换进行口译训练并将训练过程录屏上传,任课老师来检验训练效果以及给出改进意见。
(3)考核评价方案
课程通过形成性评价方案,让学生代表记录课外训练情况,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并进行评价总结。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回答课程体验问卷。以此总结出课程效果。
(五)教学反思
课程结合了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将思政内容以介绍和植入训练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思政内容并产生积极的见解。但是由于口译课程主要以训练为主,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容易导致训练效果不一致,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效果也难以达到类似的水平。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方法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需要做到更加的个人化,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阶段性考核,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课外时间训练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