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的建设 | 学科建设 | 科研合作 | 学生工作 | 教学培训 | 校友风采 | 审核评估 | PUE创业实践区 | 资料下载 
请输入搜索信息: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课程思政>>正文
《英语视听说Ⅱ》
2024-05-14 16:03  

(一) 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命名

“一带一路”好风光,中欧丝路“马”蹄疾——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

2.对应章节

《英语视听说Ⅱ》unit 1 Part 4 News “Silk Road

(二)案例教学目标

1.价值引领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中欧班列已经成为连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从“驼铃声声”的古代丝绸之路到今日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以其高效的运输速度和优质的物流服务,穿越千年丝路,赓续中国与亚欧各国间的友好交往,铺就亚欧大陆人文经贸往来新通途。在这条绿色、高效的物流通道上,“中国制造”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中欧班列在促进国际贸易规则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包容,在这场“双向奔赴”中,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与融合必将更加紧密。

2.逻辑联系

本节课的主要听力内容是题为“Silk Road”的新闻,主要目标1).学会用

“note taking”的听力技能边听边做笔记,并根据笔记梳理新闻的提纲并填空。2).通过了解中欧班列的开通历史,了解它的意义。3.通过观看“学习通”有关中欧班列的视频进一步了解它的发展历程,以及给中国和世界各国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小组讨论、陈述的形式进行口头汇报。

(三)案例主要内容

深入挖掘和梳理《英语视听说》中思政元素和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课程思政案例内容书写的基石与保障,为达成学生价值引领目标起到支撑作用,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1.内容选取原则

课程思政内容选取符合英语师范专业要求、符合主旋律,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契合度高的相关材料。在专业教育中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文素质,给学生以反思和启迪,帮助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1)结合热点时事对比原则

从国际国内热点时事资源背景中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内容,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并分析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世界、理解中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2)历史与现实分析原则

从历史与现实出访,讲好“一带一路”的历史与发展,,再到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从中发掘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判断事物标准和价值追求

(3)注重家国情怀培养原则

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对比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强大,通过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影响进而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或“民族精神”的思政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要爱护和平,守护家园,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4)注重实践体验挖掘原则

结合学生乘坐复兴号高铁的亲身体验,突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基础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深刻感悟今日成就的不易,从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案例撰写原则

课程思政案例撰写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准确性、实用性要求。

(1)准确性原则:

案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细化分解课程思政育人主题,深挖知识点中隐含的思政元素,以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根本目标、以公民素养培育为基本目标、以职业素质培育为职业目标,形成育人功能准确的思政案例。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案例撰写要真实、准确、有效,不可夸大其词。

(2)实用性原则:

案例紧紧围绕专业课程育人目标,体现专业思政育人、课程思政育人及课堂思政育人的要求,注重实用性。

(3)时效性原则:

选取国内外热点,体现党和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时效性。

(四)案例教学设计

1.案例导入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综合性的理解能力的训练(Listening Comprehension)。内容是关于中国现代丝路发展中中欧班列开通的历史的英语新闻。

(1)问题创设: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inese silk road?

(2)事件导入:观看“学习强国”视频First direct China-Europe freight train from Beijing arrives in Mosco。了解北京到莫斯科班列的开通带来的影响。

(3)比较导入:通过对比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强大,通过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影响进而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或“民族精神”的思政教育主题。

2.教学方法

(1)教学形式选择

多元化教学:讲(课堂讲授)、查(学生查阅资料)、演(学生报告)、论(论坛)。

参与和体验:采用探究式、问题式、情景模拟式、比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将学生分成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每个单元通过小组组内讨论,组与组之间的辩论等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推动课程思政同新媒体新技术的高度融合,本课程除了用到微信,QQ等公众号平台传达新信息,还利用超星学习通等相关学习软件用于布置作业,发布预习任务,以及课后复习。此外利用学习强国、China Daily等APP辅助学习。

(3)考核评价方案

为了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作用,该课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案的制定需遵循以下标准。

a.诊断性评价:通过开课前和开课后设计问卷和量表,设计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内化程度进行“量化评价”的问题,判断学生的思想状况;

b.形成性评价:通过学习通记录学生出勤率、预习、参与讨论、作业的完成情况;

c.终结性评价:每学期最后一个月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并结合诊断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的结果,给予学生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五)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方面:中欧班列的开通已经超过10年,内容很多,但是相关的英语视频非常有限,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中欧班列”。

教学方法:本节课用到了探究式、问题式、比较式等教学方法。探究式与问题式教学法主要用于学生课前预习,由于学生自主学习性强弱不均,部分同学对于问题的讨论以及回答比较浅显且不全面,今后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督促。

总体来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了中国对外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进程,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认同的同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敢于创新,抓住机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和智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中欧班列”的发展,让它成为系列课程思政的内容。中欧班列的引擎日夜不息,“一带一路”合作的脚步前行不辍。

《课程名称》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制作人:于霞

课程名称

英语视听说Ⅱ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英语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开课年级

大一

课程性质


课程总学时

32

一、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英语视听说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而开设的,它主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听力技巧训练、提高学生对各类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听力材料的理解水平;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智能。在英语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英语视听说Ⅱ》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每周两课时。主要是训练听说基本技能,为中、高级英语听力课程的开设及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一带一路”好风光,中欧丝路“马”蹄欢——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

2.对应章节:《英语视听说Ⅱ》unit 1 Part 4 News “Silk Road

3.课程讲次:第2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一)技能和知识目标

1. To get the studentstoknow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book, the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 of the listening course.

2. To tell them what listening skills should be mastered in the course and how to master these skills.

3.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various expressions in meeting new people.

4. To learn to take notes and get to know the gist of the passages.

(二)思政育人目标

1.通过观看新闻,了解中国现在丝路建设中的“中欧班列”的发展史,引导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发展阶段的国情,充分认识到国家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树立“制度自信”。

2.通过学习“中欧班列”的给周边国家及本国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大国担当”意识,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案例主要内容

通过课前预习观看“学习强国”视频First direct China-Europe freight train from Beijing arrives in Mosco了解北京到莫斯科班列的开通带来的影响,并在课前开展小组讨论,并汇报各个小组的成果。课堂上听音频“silk road”通过记笔记,做预测等听力技巧完成课本练习,并了解“现代丝路”中中欧班列开通的历史。口语输出环节,观看视频BRIin ten years: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学生就”中欧班列给中国及其他国家带来的怎样的影响”话题展开讨论并做小组报告。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一方面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进一步巩固听力练习中Note-taking,prediction等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对现代丝路的发展历程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祖国的强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案例教学设计

(一)课前

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前在学习通学习通观看视频First direct China-Europe freight train from Beijing arrives in Mosco进行预习和学习,并思考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ina-Europe Freight Train?

(二)课中

教师课上通过面授,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习题训练等模式,使学生掌握听力的相关技巧并提升英语的理解能力。同时,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尤其在案例教学实操中,紧跟国内及世界实事,将中国精神和国际视野扩展的思考有机融合。具体到本话题的讲解,细化如下。

1. 话题导入:

1)通过课前观看学习强国视频, First direct China-Europe freight train from Beijing arrives in Mosco了解北京到莫斯科班列的开通带来的影响,引入本课的主题Silk Road。并进一步思考它于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意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以及做出的贡献。了解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发展阶段的国情,充分认识到国家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树立“制度自信”。

2)通过听音频“Silk Road”并运用note-taking,prediction的听力练习技巧完成课本的听力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学生通过音频内容了解现代丝路的发展。并就“中欧班列”给丝绸之路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进行思考,讨论。现代丝绸之路与古代丝绸之路有哪些共同之处,哪些不同之处。

3)通过观看学习通视频:BRI in ten years: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Deepens connectivity, bolsters trade和“一带一路”,“洋记者”的10个没想到--中欧班列还能送快递,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中国制造”“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意义的理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认同的同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敢于创新,抓住机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和智慧。

六、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方面:中欧班列的开通已经超过10年,内容很多,但是相关的英语视频非常有限,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中欧班列”。

教学方法:本节课用到了探究式、问题式、比较式等教学方法。探究式与问题式教学法主要用于学生课前预习,由于学生自主学习性强弱不均,部分同学对于问题的讨论以及回答比较浅显且不全面,今后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督促。

总体来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了中国对外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进程,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认同的同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敢于创新,抓住机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和智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中欧班列”的发展,让它成为系列课程思政的内容。中欧班列的引擎日夜不息,“一带一路”合作的脚步前行不辍。

关闭窗口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