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首页 > 学科建设 > 正文

《大学英语Ⅱ》

发布者:  时间:2024-05-09 10:58:52  浏览: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制作人:程维娟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Ⅱ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护理学、助产学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开课年级

大学一年级

课程性质

综合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

64

一、课程简介

1、教学背景

《大学英语Ⅱ》共计64学时,延续《大学英语Ⅰ》的体系,通过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好语言基本功。引导学生辨别多元视角、对比不同文化、深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课以“Education-教育”为单元主题,通过Text A A Liberal Education (通识教育)及Text B How Higher Education Can Adapt to the Future of Work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未来的工作)两篇阅读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教育相关词汇和表达,学会在写作中应用问题-解决模式。

2、学情分析

1)语言能力:教学对象为本校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具有一定的词汇储备和阅读理解能力,但独立解读文本和深入语篇分析能力较弱,写作逻辑和结构不清晰,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欠缺。

2)学习动机:学生虽然能够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发展联系,但内驱力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语言学习的关注点在知识点的积累上,缺乏深入探索单元主题的意识,忽略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个人技能的培养。

3)思辨能力: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检索手段,可以完成对语言信息材料的筛选与加工。但其评估、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What’s the Real Purpose of Education?

2.对应章节:Unit 3 Education

3.课程讲次:Book2-Unit3-第3、4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培养“书呆子(book-smart)”,而是通过学习了解自然法则,成为学会和遵从支配人与事物法则的伟大而成功的人,利用并感恩于自然的赏赐。避免无能无知,逆反规律被予以无言的打击,毫无准备的接受未来的惩罚。

2.学生深入理解教育旨在培养能独立思考、关注社会、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这种教育方式关注的是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

3.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增强其能动性,改变被动受教和单一接受知识的模式。作为学习主体切实行动起来,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语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能力(情感态度、社会交往、沟通合作、组织表达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能力)和方法能力(自主进行学习和制定计划,不仅掌握和学会学习方法,同时提出解决思路和评估结果的能力。)

四、案例主要内容

第3讲

1. 课前

Task1:WeLearn 平台投票选择出自己的教育需求,反思了解自

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

Task2:观看视频“What’s the real purpose of education?”,

思考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l In which aspect do you want to benefit from education?

l Did John live a happy life after graduation, and why?

l In the long term, how can you benefit from education for life?

2. 课中

Task1:讨论高等教育在人生道路中的角色:physiological needs, safety needs, love/belonging needs, esteem, self-actualization or self-transcendence?

Task 2: 对比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Text A A Lib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思想和中国古代教育的哲学理念,纵观古今中外,全面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目的。通过分析文章进一步掌握教育相关的词汇和表达,以及读懂作者在文章中对教育的态度和观点的传递方式。

3.课后

Project:观看视频 “How to prepare for a speech.”, 然后以“On the highlights of my campus life”为主题在小组演讲展示,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从演讲的有效性视角出发,指出演讲中好的方面和需要完善的内容,最终拍视频提交作业。

第4讲

1.课前

Task:紧扣班级团日活动主题,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探讨当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

2.课中

Task1:以B文章为载体讲解Problem and solution,思考科技发展对未来工作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辅助式学习的优点,讨论如何利用技术辅助式学习实现未来教育的平等。

Task2: Role-play

以面试或比赛为剧情主题,和搭档角色扮演观察,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并给与情感回应。

Task3: Translation skill: Three way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adverbials into English.

l Using words and phrases

l Using prepositional structures

l Using adverbial clauses

3.课后

Project1: Self-Assessment 学生根据单元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Project2: Write a proposal to the government or school on the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根据Problem and solution文体分析,紧扣单元主题,小组讨论实际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迎接未来多元数字化的挑战。

五、案例教学设计

本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task和project为依托,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做到把课堂的主角回归学生本身,鼓励学生探索单元主题,归纳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深入思考人生规划。

第3讲

1.课前

Task1:Welearn 平台发布投票,学生课前完成投票,通过选择(多选)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思考自己的教育选择、需求,进一步反思了解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意义。What do you want to get from education?

Task2: 基于投票环节,教师及时掌握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教师发布视频资料 “What’s the real purpose of education?”, 要求学生观看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 In which aspect do you want to benefit from education?

② Did John live a happy life after graduation, and why?

③ In the long term, how can you benefit from education for life?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需求和追求。通过故事人物侧面思考,追求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学生不再是被告知为什么学,该学什么,要学什么,而是主动去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发展状况,自己有目标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相关的能力,为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领域做好充足的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课中

Task1: 通过互动课前思考的三个问题,学生探讨高等教育在人生道路中的角色。

① 高等教育是人生的终点,还是一段旅程的新起点。

② 人生只需要关注眼前利益,短期目标,还是要胸怀远大的抱负理想,寻求人生的价值所在。

③ 学习是只停留在满足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Safety needs),还是要取得成就(Love/Belonging needs),赢得敬重(Esteem),达到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的境界。

Task2: 对比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Text A A Lib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思想和中国古代教育的哲学理念,纵观古今中外,全面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目的。

从时间发展轴回看孔夫子(Confucians),整体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以及经典文本(Classical texts)-- 孟子、中庸、大学、论语的教育理念,中国教育思想凸显出先进性,着重知识追求和自我修养并重,高尚品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兼具的博雅教育,培养适合各时代发展的全面人才,进而树立自信的文化观。

3. 课后

Project: 观看视频 “How to prepare for a speech.”, 然后以“On the highlights of my campus life”为主题在小组演讲展示,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从演讲的有效性视角出发,指出演讲中好的方面和需要完善的内容,最终拍视频提交作业,老师给出最终评价。

第4 讲

1.课前

Task:紧扣班级团日活动主题,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探讨当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

2.课中

Task1:以B文章为载体讲解Problem and solution,思考科技发展对未来工作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辅助式学习的优点,讨论如何利用技术辅助式学习实现未来教育的平等。

Task2: Role-play

以面试或比赛为剧情主题,和搭档角色扮演观察,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并给与情感回应。

Task3: Translation skill: Three way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adverbials into English.

l Using words and phrases

l Using prepositional structures

l Using adverbial clauses

3.课后

Project 1: Self-Assessment 根据单元学习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Now I...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f education;




Know more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lated to education;




Can treasure college lif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Can judge the author’s tone in reading;




Can translate Chinese adverbials into English;




Can write a speech and an essay of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Can respond to people’s emotions in speaking.




Project2 :

Write a proposal to the government or school on the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根据Problem and solution文体分析,紧扣单元主题,小组讨论实际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迎接未来多元数字化的挑战。

六、教学反思

1、创新点

1)依托任务和项目引导学生探索主题,环环紧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前课中课后活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与此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其人生息息相关的教育目的和意义,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学习了解自然法则,努力成为学会和遵从支配人与事物法则的伟大而成功的人。

2)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在意识和行动上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将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联系,沟通讨论和展示环节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知识学习更具实际意义。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供多角度。

3)对比分析古今中外教育理念,辩证思维身处其中的教育大智慧,坚定教育理念和人生目标,不随外界的改变而茫然和动摇。以终身学习为目标,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逻辑和育人逻辑。在多元数字化和后疫情时代的多重考验下,能树立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的理想。

2、改进方向

1)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设置自主性作业。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可以灵活选择作业内容自主完成。

2)结合新医科,思政育人如何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

3)评价机制注重个性化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理解,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