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与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30日,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思政科科长江山老师和学生科李杰老师带领两名学生前往瑞昌市开展了“青年筑梦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来到瑞昌市田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该公司主要经营工艺美术品制作,还包括瓷器、剪纸、文化用品、办公用品批发、零售、剪纸培训、字画装裱服务,以及对外进出口业务、广告宣传等。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创始人汪先禹先为大家介绍了瑞昌剪纸历史渊源,如何传承、整合。并展示了瑞昌剪纸发展至今传承人所作的代表性作品、文创产品,以及《课本中的九江》等作品。汪先禹在谈到剪纸传承发展的时候重点提到剪纸非遗文化要与时俱进,保住文化的根,融入新的时代元素,才能永葆活力。思政科科长江山也鼓励同学们要善于将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非遗剪纸技艺实践相结合,从校园风景出发,创作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作品。

第二站来到瑞昌市文化馆,文化馆主任柯冰瑶和剪纸非遗办专家柯长安就瑞昌剪纸的技法和特征进行了现场讲解和理论指导,让同学们对瑞昌剪纸的特征、风格、技艺、构图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洪发在介绍作品的时候重点提到剪纸创作时常用到的符号,并指出这是构成剪纸作品的基础。


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学生聂海燕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青春红色筑梦之旅,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到了瑞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瑞昌市看到了很多剪纸作品,细腻的线条、独特的构图让我震撼不已。在这过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李洪发老师,他向我们耐心地解说了他的作品,从构图设计到线条再到寓意,让我们收获了很多。
学生杨玉玲表示,这次青年筑梦红色之旅活动令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汪先禹老师创作的《课本中的九江》,他将剪纸融入中小学的语文课本的古诗词学习中,每一幅剪纸作品都与诗词中的情境相结合,通俗易懂,汪先禹老师对剪纸的热爱与钻研也深深感染着我。
同时,她们也将怀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的理想信念,走好传承文化这条新时代“赶考路”,向学院、向社会、向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青春之力,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根基。
通讯员:杨玉玲
审核人:彭 晓